2022-03-04 15:37:28
2017年,勇仕網(wǎng)絡與上海蠻啾合作研發(fā)的一款二次元軍艦擬人手游,一度了掀起“艦娘”熱潮——從《碧藍航線》上線,如今已過去了四年有余。
得知沉寂許久的勇仕網(wǎng)絡即將再次推出一款二次元新作,我是十分期待的。畢竟,曾打造出火遍海內(nèi)外、當年的二次元天花板作之一,多年深耕,想必《深空之眼》的品質(zhì)也能有所保障。
然而期待之余,不免也讓人有些擔心:四年來,勇仕網(wǎng)絡的作品除《碧藍航線》外,僅有一款目前已下架的休閑放置類手游《貓咪掛機》。二次元游戲經(jīng)歷諸多風向的轉變,與當初已是大相徑庭,且《深空之眼》面臨著珠玉在前的壓力,能否有所突破?至少在真正體驗前,是未可知的。
9月16日,《深空之眼》開啟了正式定名后的首次測試。那么,《碧藍航線》開發(fā)商時隔四年的這款二次元新作究竟如何?
▍關于“寫了個BUG正好能運行”這檔事
數(shù)字化、輕科幻、未來、末世,看得人眼花繚亂的諸多“要素”,但仔細想了想,這類型的二次元游戲并不少——老套路了,不過如此。
可事實上,《深空之眼》與那些標簽類似的二次元手游有著極為不同的設定。
雖然同為末世,但《深空之眼》的世界,與廢土毫無關聯(lián),甚至可以說充滿了后現(xiàn)代社會的科技感。這是一個深度數(shù)字化文明世界,災難后的人們,選擇將自己的意識上傳到一個數(shù)據(jù)網(wǎng)絡構成的虛擬世界之中。
不過,虛擬數(shù)據(jù)構成的世界,自然也存在著種種“漏洞”的可能。人們的意識存在于「表層」,但虛擬數(shù)據(jù)所存在的「源層」中一旦出現(xiàn)了BUG,便會以實體化的形式出現(xiàn)在「表層」的世界各處,被稱為「視骸」。我們則是“深空之眼”組織的管理員,率領修正者小隊將他們一一清除,維護世界的和平
——這么聽起來,似乎我們每個人都是程序員,在處理不是由自己親手寫出來的程序里的BUG。
當然,和真正的BUG不同,這些「視骸」已經(jīng)在世界中實體化了,拿刀砍就行,還是很省事兒的~
總而言之,關于“寫了個BUG剛好能運行,而殺毒軟件成了精竟學會自己修復”的故事(劃掉),單從設定方面,便足以讓人產(chǎn)生濃厚興趣了。
▍輕科幻二次元工業(yè)美學
在曾經(jīng)接觸過的諸多二次元游戲中,大多都格外注重角色的皮相,在美術風格上下足了功夫,畢竟——二次元游戲嘛,XP才是最強源動力。
雖然在《深空之眼》最初公開立繪的時候,又颯又美的小姐姐讓我直呼老婆,但實際上真正進入游戲之后,仍然會發(fā)現(xiàn)游戲內(nèi)的人物建模與立繪還是有著不小的差距的。
——甚至可以說,在見識過立繪的美好后,與建模一對比會在心里產(chǎn)生了不小的落差。
果然自古建模原畫打一架,誠不欺我。
即使在游戲中與老婆們的初見并不算驚艷,但作為一個顏控,并不妨礙我仍然選擇第一時間點進了角色界面欣賞小姐姐的美貌。
《深空之眼》中的角色,從服飾設計到立繪風格都極為協(xié)調(diào)而統(tǒng)一。以黑白色為主的顏色基調(diào)之上,輔以相對亮色加以修飾,用來凸顯角色特征與個性。
譬如元氣滿滿的薇兒丹蒂選用的是熱情的紅色,格外凸顯她的活力四射,同時也象征著她火爆的近戰(zhàn)定位,技能擁有格外強烈的打擊感;而輔助定位的波塞冬則選用了柔和的淡藍色,溫柔而優(yōu)雅,也與她善于傾聽、溫柔如水的知心姐姐性格極為相符。
雖然二次元風格濃厚,但《深空之眼》卻并不與市面上主流的二次元游戲一般,格外追求畫面的絢爛以及高飽和度色彩與細節(jié)堆砌而成的立繪。
武器與輕科幻未來裝備,隱約透露出模糊的科技感,給人以一種置身于工業(yè)美學之中的感覺。
而服飾的設計上,它結合了古文明氣質(zhì)的風格柔和且內(nèi)斂,與曾經(jīng)在《碧藍航線》中大膽的風格截然不同,難得有種清新素雅之感,令人倍感舒適。
▍融入ACT玩法的ARPG,極富特色的同屏作戰(zhàn)
最開始上手體驗時,《深空之眼》的固定高度第三人稱視角鏡頭,讓玩慣了鏡頭自由旋轉、熱衷于在3D游戲中花式看裙底的我吃了不少苦頭,在最先嘗試的幾個關卡中,操作角色釋放技能的同時,固定的視角令我頗不適應。
不過好在,雖然以ARPG作為核心玩法,但它操作門檻并不算高,適應了一會兒后便可以輕易上手。
而且,在游戲中似乎還融入了不少ACT玩法。最典型的,應該就是:極限閃避時,對手的時間流速將會變?yōu)闃O緩,給予類似于“子彈時間”的存在。
在連擊達到一定程度后,還將觸發(fā)一個專屬空間——修正模式。在這個空間中,敵對目標將無法行動,任由我們擺布。毫無疑問,這將是一個爆發(fā)時間段的存在,同時也是我們打出完美連招的最佳時間,畢竟,固定靶總是比移動靶打起來簡單,不是嗎?
在我看來,這個略微討巧的設計,不僅能提高對于玩家操作的反饋感與成就感,同時也能在短時間內(nèi)增加輸出空間。
至少在我的游戲體驗中,這樣的半定格特寫極有主角體驗感,如同掌控時間般的“絕對領域”同樣讓我產(chǎn)生了“我操作很牛逼”的爽感。
更值得一提的是《深空之眼》中的三人同屏作戰(zhàn)玩法。
與大多數(shù)二次元RPG游戲不同,它并非“一主戰(zhàn)N后備箱”的模式,而是一小隊3角色同時存在于場上。在作戰(zhàn)時,我們將操控主戰(zhàn)角色,另外兩個助戰(zhàn)角色將會由AI進行操作,從旁協(xié)助配合。
最開始體驗近戰(zhàn)角色時,這種體驗似乎不太明顯,直到我體驗新角色時偶然使用了一次遠程角色,體會了前有扛線、后有支援的濃厚'“隊友愛”之后——這體驗未免太舒服了。AI操作絲毫不遜于正常玩家,雖然不會有什么極為精細的操作,但作為助手的存在已然綽綽有余。
單機也能體驗“隊友愛”,簡直是我這種自閉玩家的福音好嗎!
▍初見端倪的多元化玩法
開測這些天來,我?guī)缀醢阉械目沼鄷r間都貢獻給了《深空之眼》。原因無他,只是因為隨著體驗的深入,它的玩法豐富程度就愈讓我嘆為觀止。
《深空之眼》最令我驚喜的地方,大約是它真正多變的策略。
在游戲中,所有的修正者被分為5種不同的神系:真櫻、圣樹、奧山、尼羅、眾星。相同神系的角色同時上陣數(shù)達到目標,將能獲得增益,而這些增益將很大程度上關系到我們在對局內(nèi)的策略選擇。
除此之外,作為ARPG的《深空之眼》,也為角色們量身定制了屬于她們自己的連招。以薇兒丹蒂為例,在她的技能中就分別存在著“標記增傷”、“擊中重置沖刺技能刷新時間”的特性,將技能按照一定的規(guī)則進行組合,掌握角色的特性便能輕易地完成一整套絢麗的combo。
同時單場對局期間,也存在著連擊判定。左上角不斷跳動增加的評級,以及隨著擊打時畫面震動不斷飚出的傷害數(shù)值,還是十分痛快的。
除此之外,與一般的二次元游戲角色劃分的天賦等級也有所不同,在這里,先天的等級只不過是起點罷了,而并非框定的層次。無論是A級還是S級,最終都能通過不斷地“超越”達到Ω——這不就是典型的“勤能補拙”?
游戲中還有不少極為有趣的設定:附著在武器上的「鑰從」,能夠對武器屬性進行一定程度上的優(yōu)化,并附帶一些特殊效果;類似于銘文存在的「刻印」,能夠為角色本身帶上特殊增益;「神格」更是能夠直接改變角色定位的部分,能夠通過對「神格」進行配置,讓輔助成為暴力法師,也能讓法師退居二線,轉行打起輔助;以及「管理喵」也能配置芯片,對AI隊友進行調(diào)配,讓她們圍繞在我們身邊作戰(zhàn),更加智能……
而這次測試冠名的「連攜」則是戰(zhàn)斗中最大的看點。在修正者之中有一些關系密切的成員,她們?nèi)绻瑫r在場的情況下,如果兩人的能量條都是充滿狀態(tài),能夠釋放奧義技能時,她們的奧義技能將會相互配合施放,成為連攜奧義。
連攜奧義的存在,在很多時候,配合制作精美的連攜動畫與足以斬殺敵方的成倍傷害,幾乎瞬間能將戰(zhàn)斗節(jié)奏推至最高潮,終極這一場戰(zhàn)斗。
這種時候,在塵埃落定的同時,或許更多的還是意猶未盡吧。
有些遺憾的是,在本次測試中還未能體驗到聯(lián)機作戰(zhàn)的相關玩法,在體驗中也尚有一些BUG存在。
△《修 正 空 間》
不過,《深空之眼》的這次測試仍然處于相對早期,這些無傷大雅的小問題咱們暫且擱置,不妨期待一下它未來的表現(xiàn)——從開服即炸服的盛況、以及這次測試中初見端倪的豐富玩法系統(tǒng)來看,我想,它在未來也許會給我們更多的驚喜。